首页 > 

现在要写规范字、讲普通话,可有的人故意写繁体字,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

时间:2024-04-18 20:04:41 浏览量:52327

经常使用繁体字是哪些人

现在要写规范字、讲普通话,可有的人故意写繁体字,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?

非常感谢悟空邀

现在要写规范字,讲普通话,可有的人故意写繁体字,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?

现在要写规范字讲普通话,可有的人故意写繁体字,这样的人很正常啊!反而俺更担心的是提问题的这位仁君,是怎样的心态!?

中国有着5000年发展文明,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续过的国家。

传统文化总是要有人传承。弘扬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并不冲突。

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,使用简体字或繁体字这很正常。

老祖宗留下这些魁宝国家都很重视,败就败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手里!!!

谢谢

痛恨繁体字文言文的人,到底是什么心态?

文言文繁体字早就没有使用市场了,是历史遗留的东西,可以让专业人士学习掌握,一般人有所了解就行了。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,文言文和繁体字都发挥过很大的作用,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有过很大的作用。不过如今,那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了。

时代在不停的进步,与时俱进是对的,现在已经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了,繁体字文言文鼎盛的农耕文化慢节奏时代的大环境早就不存在了,繁体字文言文没有任何存在的大社会环境,早就无法存在了。因此 大家痛恨繁体字文言文是对的,世界潮流浩浩荡荡,顺之则昌逆之则亡,任何人都不能开历史倒车,开历史倒车的人,从来都是没有好下场的。

痛恨繁体字文言文的人,是当今时代很正常的人,是绝大多数人,企图恢复繁体字文言文的人 ,才是脑子进水精神不正常,痴人说梦的的人,任何这样的人都是在搞历史复辟,没有任何前途。

那些呼吁恢复繁体字的人是什么心态?

那些呼吁恢复繁体字的人大致可分这么三类:一.在港台澳等地生活过,受那里繁体字文化和使用习惯性浸泡,以为繁体字很神奇甚至是可以包打天下了,也就不余遗力地鼓噪起恢复繁体字来。二.一部分年龄大的老学究、学院派、书法界人士因为经常给繁体字打交道且年龄大了固步自封起来,也叫嚷着恢复繁体字。三.一些毫无主张之人见一些人喊着恢复繁体字也胡乱跟着瞎嚷嚷的。其实恢复繁体字是一邦倒退。因为现代社会不但日益快节奏,且现用简化汉字已书写速度跟不上形势需要,前几年还冒出很多速记培训班就是例证。例如常用的爱字吧,书写起来现在是十笔画,若繁体字加上个心字就多出了四笔画,除了搞书法的一般人书写会为多出的笔画而抓狂的。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,怎么倒逼着人们浪费生命呢?既然玩复古干脆恢复到甲骨文得了。

那些喜欢用繁体字的人是什么心理?

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用繁体字,发朋友圈喜欢用繁体字,记个笔记也喜欢用繁体字,他们到底是什么心理?我简单地回答一下。

一类是喜欢书法的人,从小临写碑帖,碑帖中都是繁体字,经常要写书法作品,所以用繁体字变成了习惯。

一类是喜欢研究与阅读古文的人,天天沉浸在古代文献中,看的是繁体字,写的是繁体字,用繁体字成了习惯。

还有一类是经常听港台歌曲的人,因为港台还是在沿用繁体字,他们的歌词仍然用繁体字,所以不懂繁体字就看不懂歌词。

当然还有一类是想显摆显摆的,我懂繁体字,你们未必懂,所以就习惯在朋友圈等地方用繁体字。

无论是什么样的心态,懂繁体字一定是好事情,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古书与古器物,上面都是繁体字,懂繁体字,碰到这些古书与古物,你就不会有如何隔阂,能够自由进入古代文化的通道。

为什么现在写书法的人不写简化字,还写繁体字?

汉字是华夏民族精魂,是千年华夏文明载体,延续华夏文明,承载了悠久璀璨的中华历史......

一:汉字发展简史

1:中国汉字渊远流长,从远古岩画的逐渐演变,经历了岩画符号、陶文、陶符文、陶刻文、骨甲刻文、成熟甲骨文,金文,篆书(大篆、小篆),隶书、草书、楷书、行书约三四千余年的演变(考古载约三千五百余年),汉字通过造字六法:象形、指事、形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,形成极其完善的造字系统模型,几千年以来,都是使用这套文字系统。

2:废除“汉字”运动

然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间,由于中国处于积贫积弱,社会动乱,政治腐朽的历史时期,巍巍华夏像一个病入膏肓的奄奄一息的老人,一大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者,(都是大咖,不一一枚举),打出了“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”的口号,提出了废除汉字,废除文言文,用拉丁化新文字或字母文字作为中国的文字,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高“文明”的传播,从而觉醒国人,迈出当时社会的困境。

3:“汉字”简化的历程

从1935年至2000年间,汉字经历了无数次的简化、规范、推广使用的坎坷历程,学者们通过对文字造字法,和书法的简化(主要是草书字符)等方面综合考虑推敲,对文字进行系统的简化和完善,以及造字,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《汉字简化方案》,并最终制定了《简化字总表》。现在我们通用的是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,总共收录了2235个字。但简化字后的文字过于抽象,部分文字存在内涵上的片面和严重偏离,这样就会让诸多文化流逝。长足看来这样是对华夏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是不利的。

二:书法书写繁体字的必要性

1:中国书法系统的形成,都是围绕在繁体字基础上展开的,

文字的形成就伴随着书法的诞生,书法成熟时期完成的系统性,都是繁体字作为唯一文字系统,因此流传下来的先人法帖都是按照繁体字书写而成,我们的学习传承,都是按照繁体的法帖来展开,这样才能学习到书法的真正内涵。文字取法属于极其重要的内容。

2:文化的传承

书法不仅仅承载的是文字本身的书写;推广民族文字,捍卫民族精神,传承华夏文明,延续华夏文脉,也是每一个书法者应尽之责。文字改革,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而诞生的产物,至今几十年而已,其正确性和稳定性,有待历史的考证和检验。因此延续千年的繁体字是不能丢弃的。

3:书法情怀的传承

当代书法人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,各个时期文人的风骨,铸就了当下文人精神之魂,这种情怀是千年的积淀,先贤的诗文辞赋,答对和唱,都是繁体文字伴随而诞生的,书法的韵致也是这种情怀的具体体现。

每一个繁体文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传说......

甲骨文的很多字比简体字都简单,为什么好多人还是鼓吹繁体字?

本人就是文字专业出来,看到有人拿简繁对比两岸智力的,还有说简体字60年的,这是无知,简化字历史极其悠久,从我们文字诞生开始,汉字就在简化,实际上,繁简并不是专家,也不是任何个人决定的,就像我们学白话文,为什么叫白话文,因为明朝开始,普通百姓说的就是今天类似的白话,早在我们简化汉字前,老百姓已经自己在简化写汉字了,没官方简化前,普通百姓有大量所谓异体或者说错体字,后来我们汉字简化,只是把民间在用的字体合法化,文字这种东西是大众反复使用形成和变化的,国家其实也推行过二简,也就是汉字二次简化,但是这一次简化没有任何基础,纯属官方推行,结果这次简化不了了之,我文字专业出身,学过专门书法历史,书法字体就是不停在简化,过去篆书要比繁体字还要复杂,我的工作接触篆书较多,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观察,基本能推出是什么字,但你让我去写,基本写不出,我这还是有两年专业教材使用繁体教古文的特殊专业,其实即使在国外,也在简化,比如日语,其实是草书的简化,日本受草书影响很深,韩语其实也是某些意义上的简化,甚至香港,也有简化,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,所以不用忧虑是否简化,这不是你让他复繁,就能复繁的,就像你让西方回复拉丁文,现代简体的历史可以追述到甲骨文,民间一直在简化,官方字体和民间在使用的不一样,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,到篆书,到隶书,实际上相当长时间隶书是官方字体,后面楷书,行书草书一直非官方字体,印章一直是篆书,现代繁体其实使用并不常,民间也一直没有实际使用过,这个字体只是官方字体而已,动不动有人说不用繁体割裂中华文化,那普通人写了千年的简体字,就不是中华文化了?至于那些拿简化字说我们激进的,可以了解民国时期的观点,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就是那时候提出来的,那时候提出来的注音字可以了解下,现在台湾还在用,其目的的实质就是简化汉字并且汉字罗马化,其实我国使用的汉语拼音,也是受民国思想影响,我们学习的拼音其实原来为了罗马化汉字,但是后来没能实现,现在简繁之争,动不动提到台湾多保留繁体字,好像台湾保留了中华文化,但是你了解台湾的注音字,你就知道了,你看看注音字有多像日文,台湾思维方式你可以看有多少美语直接翻译的汉字,有多少日式的词,单拼繁体说台湾保留中华文化,只会自取其辱

在我们中国大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繁体字只认识却不会写?

大多数人只认识繁体字而不会写,这其实很完美的一种状态。

语言文字的首要任务是沟通交流,简体字显然比繁体字更好承担这个任务。大家或许听过这个笑话:

台湾教育界做了个有趣的实验,让台湾和大陆的小朋友抄写【忧郁的台湾乌龟】100遍。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小朋友抄了十几遍后就不耐烦了,而大陆小朋友每次都能坚持抄完。教育专家们由此断定大陆小朋友缺乏反抗精神。对此结论我一直很怀疑,直到看到一份台湾小朋友抄写的作业:憂鬱的台灣烏龜。

反对者要说了:汉字不但是工具,更是艺术!

在此必须插一句,我们是提倡和推广简体字,并不禁止更不消灭繁体字。繁体字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最简单一个————咱们每年都要贴春联。请问谁家的春联是用简体字写的?

艺术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。距离感正是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正因为我们大多数只认识却不会写繁体字,所以繁体字显得更有魅力。比如:

“散文横着写”的新体诗,会写的人多;格律严格要求的旧体诗,会写的人少。大家觉得是哪个更有魅力一些?

最后,写简体字会不会让人文化水平变低?写繁体字会不会让人变得有文化?

不会!

为什么这么说?看看港台。

诚然,港台有很多文化巨匠,但这是因为写繁体字?说白了,这是在吃老本,这是历史给港台地区的红利。查一查这些文化大家的简历,有多少是港台土生土长的?

看如今的新一代,两岸三地的文化孰强孰弱?

最后一个例子:外国电影在大陆、台湾的不同译名:
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————《刺激1995》;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————《终极追杀令》;

《碟中谍》————《不可能的任务》

到底哪边有文化?

如何看待当下有人喜欢用繁体字的现象?

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。

繁体字又叫正体中文,我们知道繁体字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中国通用文字,建国后我国政府根据中国当时文盲众多的实际情况,于1956年1月正式出台了了汉字简化方案,并且简化字在大陆地区流传至今。目前,当下有人喜欢繁体字现象,林哥对此有三点认识。

首先,繁体字有重返趋势,这得益于智能化时代的来临,现在很多人书写都逐渐远离了手写,而改用键盘,而键盘繁体字和简化字的书写时间相同,所以很多人选择繁体字。这是繁体字用户增长的重要原因。

其次,繁体字人群的增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。繁体字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,也更形象,更有中国文化的底蕴。所以,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,也就喜欢用繁体字表达。

第三,改革开放以来,台湾和港澳地区的很多人来大陆经商和交流,由于这些地区一直以来在使用繁体字,这也促进了繁体字在大陆的流行。

总之,无论繁体字和简体字都各有优势,对待繁体字和简化字应该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,繁体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自由的选择。

很多人能看懂繁体字却不会写,是什么原因呢?

这就是汉字的魅力!

龍,寶,變革,續,壞,惱,醫,護,豐

这些字只要会简体字的人都认得出来,汉字就有这么神奇,汉字就能够通过这种血脉,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,只要没有坏心眼的人,全国推行英语化,那么,中国的文明不会断。

而且,汉字还有一个功能,他没有时态,汉字具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“语言组装能力”,不需要造新词,就可以表达新的意思,所以,在中国只要认识三百个字,就可以读懂绝大部分科普读物。

所以,早一段时间,有人炮制新闻说某国人一年的读物是多少。我都不好意思说,我们根本不需要狠狠的读多少本,我们平常随意读一些东西,吸收的东西都比他们多得多。

汉字,汉语是全世界最顶级的语言。他将带领我国很快进入一个真正的盛世,万邦来朝!

为什么有些女生喜欢把手机上的字体换成繁体字?这是什么心理?

一般来说,有这种表现的女孩都脱离不了这几个维度。

1,标新立异。大多数人都用简体,如果他选择了用繁体的话,那就选择了跟大多数人不一样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是标新立异。彰显个性的表现。

2,为了学习。简体字虽然写起来比较方便,而且我们也已经习惯了。但是对于一些在研究文字方面有爱好的人来说,他们喜欢看到自己原来的样子。因为中国的汉字由象形,会意,形声等方式构成,繁体字是没有简化的汉字,离字的本义最接近,有的时候直接看繁体字就能了解这个字的来龙去脉。

3,为了好玩。就像有的人喜欢在不同的字体之间变来变去一样,简体字看的时间长了就换一下,只是为了图新鲜,好玩而已。

4,惯用的字体。台湾香港澳门他们使用繁体字,包括海外的一些华人华侨他们也使用繁体字。所以对他们而言,他们使用繁体字只是他们惯用的一种方式。

所以说使用繁体字的人基本就这几种类型,当然还有可能其它的原因,那属于小范围的了,要具体分析的话,就要结合他的日常行为表现言行举止来分析了。

“繁体字”已不用60年了,为什么有人天生就能看懂?

繁体字如果在一句话当中,例如古典文学当中,阅读时能连起来读的,能免强冲过去。如果单个字就读不准了。要是写繁体字,一个也不会写。

“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繁体字”的观点是否正确?你怎么看?

这个问题我早回答过了。繁体字在人书写的过程有警示提醒会意的作用。如繁体家,愛到爱,愛得有心才行。又如现在人不分在再,不分你您等等。谢谢!

练书法的人是什么心理?

关于书法的“装”、“爽”和“钱”

练书法的人什么心理,大致有三种,一种是“装”,一种是“爽”,一种是“钱”。

第一种:“装”。字写得好也是可以拿出来晒的一种资本,似乎每个中国人都对一手好字没有抵抗能力,上至达官贵人、文化学者,下到偏远山村不识字的老太太,都会对写得好的字赞不绝口,这样一来通过写字获得别人的青睐是一个不错的门路。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为“装”,但是我并不排斥这种“装”,起码这种装说明对书法有一种诉求,很多人装着装着就逐步深入进去了。

第二种:“爽”。这种心理境界比“装”更高一级,纯粹是自己喜欢,书法能给自己带来快乐,带来“爽”的感觉,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,也不指望练书法达到某种功利的目的,自己喜欢就好,沉醉于纸香墨飞之间,通过书法能够表达自己一种或是激昂、或是欢快、或是悲伤的一种情愫,陶冶涵泳于书法世界之中。

第三种:“钱”。现在不乏很多人,想通过书法去谋取利益,这种心理既不是为了“装”,也不是为了“爽”,而是为了钱。他们练书法是以市场为导向,那种好卖就写那种,而且有时候简直就像复印机一样,这种心理下写出来的作品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的,甚至有的为了一味迎合市场,搞出的东西很恶俗。

当然,不能一概而论,这几种心里有的人是单纯只有一种,有的是兼而有之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你是属于哪一种呢?

关于笔迹心理学,如果一个人的书写笔迹可以反应一个人的心理特点,那么练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吗?

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,我来解答你的问题。

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与艺术心理学的问题,首先我要解释一下艺术心理学,然后再说为什么一个人的书写笔迹可以反应他的心理行为特点,以及笔迹心理学的应用。

第一,艺术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,也是艺术学的一个分支,其特点都是要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到艺术实践中,并通过心理测量来了解一个的心理行为特点。艺术心理学包括绘画心理学、笔迹心理学、书法心理学、曼陀罗心理学、沙盘心理学、拼贴画心理学等,有时也把它称为艺术心理疗法,让个体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自己、认识自我意识、缓解心理压力、调节情绪、反应其心理行为特征。

第二,书写笔迹当然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特点,我们常说“文如其人”、“字如其人”、“画如其人”,说明什么?这就是说一个人写的字、画的画、写的文章。都是这个人价值观、生活经历、心理行为特点的综合反应,即一个人通过“状形物”来“表我意”;因为一个人的笔迹除了可以表意之外,更能表现这个人的修养操守和人格特点。

第三,那么,一个人书写的笔迹如何能表现出他的心理行为特点呢?字、画,都是由线条构成的、字和画都要书写在纸上面;笔迹心理学,就是通过字的线条的长短、书写的快慢、下笔的轻重、字的大小、字的线条的曲折、字在纸上的布局、用墨的多少、颜色的选择等来分析和判断的;例如,字的笔画的轻,表明这个人不是很自信;再比如,一个人书写字的线条比较曲折、笔迹尖锐,表明这个情绪不稳定等等。

总之,笔迹心理学分析一个人的字,是通过字的构图、字的线条、字的大小、字的笔迹的轻重等要素来解读这个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的。

笔迹心理学主要用于司法、刑事侦破等刑事犯罪侦破领域。

希望心理老师左叔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,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心理老师左叔的评论区留言,我们可以继续探讨,分享彼此的观点。

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!

为什么感觉用繁体字写的毛笔字比简体字漂亮美观?难道说简化后的文字失去了一部分的美吗?

书法用繁体字美观,耐看因为繁体字笔画多,写出来有只紧凑感。

如華,华,豐,丰,鐘,钟,等。

如何看待有人提出恢复繁体字的观点?

繁体字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之路,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,它的功绩是巨不可没的,在中国人的心中也是很神圣的。

繁体字更适合毛笔字书法,笔画多的繁体字毛笔写起来真的很好看、很耐看。

时代在飞速的前进,许多历史千年的东西都被前进的时代给扔了,给换了,给改进了。

如手推独轮车,改成了多轮的汽车,改成长长的火车,改成了飞驰的高速列车;

如小小帆舟换成了万吨、几十万吨的巨形轮船;

如土棉布换成了品种繁多棉化混纺;

昏暗的青油灯换成了明亮的电灯;

算盘换成了计算器;

毛笔抄写、活字印刷改成了电脑排牌,现代化印刷;

……

这些都是飞速前进的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幸福。

而作为记录和反映时代的文字,我们的前人也是在不断规范、不断改进,争取更好的为社会、更好的为人民工作和生活服务。

经过文字改革,现用的汉字较之以前的繁体字,能更方便、更快捷的为工作和生活服务,已为除港奥台等地区外的所有中国各阶层人熟练运用,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良好的,是很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。

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,首先对他们这种热爱祖国古代文字的心表示赞佩。但我认为部分人热爱繁体字归热爱,如果要全民恢复用繁体字却有许多的害处:

1.繁体字笔画太多,难学、难记、难写。

2.认识繁体字的人少,熟练简体字的人多,恢复繁体字就意谓着有许多的人要重新学习

3.出版物、单位办公用品、地名、人名等等等等,那就都要变动,那将是一笔极其巨大的浪费。

……

所以个人爱好繁体字完全可以,但如果以个人爱好,而不顾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,不顾时代的发展需要,要来恢复繁体字,那就等于去远途旅行的人不坐高铁却要坐独轮手推车一样,作用和效果不言而喻。

简体字谁发明的?繁体字又怎么由来的?如果我们真的回归了繁体字生活又会怎样?

如果去简复繁,那只能是社会的倒退,写一篇文章要用更多的时间,学习繁体,学生也要划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耗在上面,对今天的高效社会也是不合时宜的。

练习书法的人多了,这反映的是什么社会心理?

反应出一种尊敬知识,渴望知识,同时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知识人的,一种有益的思潮!

我喜欢在家附近的广场写地书,也经常与喜欢练字的人,以及自己没有练字喜欢看别人练字的人聊天。他们对书法人的一致印象是练书法的人应该是有学识,有修养,人格,人品较高尚人的爱好!

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形也大致如此!不管广场的其他地方有多么热闹与喧哗,可是人们到练字的场所时立刻会不自觉地安静下来,而且在与书写人交流时,每个人都会很讲究礼仪,交谈的内容也会文雅许多,甚至是不惜文绉绉的!

或许这就是书法的效应吧!也是古文化传统的效应吧!对于写书法的人总是存在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!

所以,从我个人来讲,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赏书法,练习书法,写书法,因为她确确实实地能提高人们的素质,比如礼仪,比如修养,比如诗词,古文等等!